摘要:為探明歷史滑坡治理后排土場邊坡的形變規律,以大孤山露天礦排土場為例,首先利用短基線子集干涉(SBAS-InSAR)技術進行地表沉降時序監測,分析排土場邊坡的主要沉降區域及穩定性影響因素;然后采用COMSOL軟件建立典型沉降區域內部位移、安全系數對降雨的響應關系,對研究區的時空變形特征進行協同分析;最后通過搭建集成多類別損失函數的粒子群(PSO)優化長短期記憶網絡(LSTM)預測模型,開展區域沉降時序預測. 結果表明,中北部地區存在3處典型沉降區域,最大累積沉降量達295.8 mm,年平均沉降速率最高約為134.2 mm/a;有效降雨量是邊坡形變的主要影響因素,且隨著前期降雨過程的持續,邊坡穩定系數的下降速率最高約為0.025%.多類別損失函數集成的PSO-LSTM 模型能反映排土場沉降波動趨勢,且其預測精度綜合評價指標(Ltotal)為2.48 mm.研究成果可為后續排土場滑坡災害防治提供理論依據.